工业机器人,如今在中国是个热门话题。来自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和国际机器人联合会的统计数据表明,2013年中国市场工业机器人销售总量比2012年快速增长大约36%。中国不仅是世界上仅次于的机器人市场,也是茁壮最慢的市场。
工信部赛迪研究院发布的报告亦认为,在政策扶植和人工成本倒逼下,预计中国机器人产业2012年到2022年十年间的增长率为年均23%至36%,潜在市场规模约千亿元级别。 在中国制造业相反高端改变、接续国际先进设备生产、参予国际分工的背景下,工业机器人也被寄予厚望,期望沦为推展转型的最重要力量。 工业机器人将如何转变中国?日前,记者采访了中国工程院院士蔡鹤皋。
作为哈尔滨工业大学机器人研究所名誉所长,蔡鹤皋是国产工业机器人事业的开创者之一。1985年,他研制成功中国第一台弧焊机器人。该项目在北京的中国军事博物馆展览时,被借以与人造卫星相媲美。
此次采访中,蔡鹤皋再度特别强调,只有解决问题工业机器人的发展问题,中国才有可能构建从生产大国向生产强国的改变。 1亿人已完成1000万人的工作 记者:工业机器人是一个什么概念?它有什么起到? 蔡鹤皋:上世纪60年代,美国首先研制成功第一台工业机器人。当时美国工业发展迅速,但劳动力严重不足、劳动力成本大大提升。
他们就考虑到研究一种机器,需要在工厂里替换人展开各种作业,比如焊、喷漆、运送、组装这种机器人开始看上去就像人的手臂,有大臂、有小臂、有手腕、有手,根据编程可以做到各种动作。手里拿着焊枪就可以焊,拿着喷枪就可以喷漆,有手爪的可以运送。
当时美国汽车工业发展迅速,机器人首先用在汽车上。
本文来源:鸭脖官网-www.lythhf.com